三菱電機的發展歷程

三菱集團的發展歷程

始創人

岩崎彌太郎

岩崎彌太郎
(1835 至 1885 年)

1870 年,年輕的岩崎彌太郎懷抱雄心壯志,創立了一間船運公司,也就是三菱的第一間公司。當時日本才剛脫離持續了幾個世紀的封建鎖國制度,急於追上西方國家。彌太郎的業務迅速增長,並且向多方發展,涉獵多個製造和商務領域。第二次世界大戰使三菱不再以整合性組織的型態運作。不過,許多獨立公司仍追趕著舊三菱公司的根基,時至今日,幾乎在各行各業都相當活躍。

岩崎彌太郎來自四國高知市,此地曾經是強大的土佐藩據地。他為土佐藩家族工作,並且憑著管理大阪貿易的運作脫穎而出。1870 年,岩崎彌太郎向土佐藩包租三艘汽船,自行成立船運公司九十九商會,此為三菱公司之始。

相片由三菱史料館提供。

著名標誌的由來

早期出現在鐵製水容器上的三個菱形標誌

早期出現在鐵製水容器上的三個菱形標誌

新公司的名稱於 1872 年變更為三川商會,並於 1874 年改為三菱商會。彌太郎選擇的企業標誌結合土佐藩紋章上的三片橡樹葉片,以及自己家族紋章上的三個堆疊的菱形。此標誌因而成為「三菱」的命名由來,意指「三個菱形」。

1874 年,彌太郎公開表現愛國精神,提供船隻搭載日本軍隊至台灣。政府對此相當感激,並送贈 30 艘船隻作為獎賞。1875 年,彌太郎接收政府遣散的郵務員工和設施,並將公司名稱改為郵便汽船三菱會社。

迅速增長,遭逢逆境

岩崎的其中一艘汽船—槳輪蒸汽船東京號

岩崎的其中一艘汽船—槳輪蒸汽船東京號

郵便汽船三菱會社的服務範圍開始遍及中國與俄羅斯,而且幾乎壟斷海外航道事業。但是,政治風向在 1880 年代早期轉而不利於三菱,與此同時,由政府贊助的競爭對手成立。隨之而來的競爭令兩間公司都瀕臨破產邊緣。

後來由於政府的干預,雙方暫時休戰。1885 年,彌太郎逝世。由其胞弟彌之助繼承事業後,兩邊再度開始割喉戰。雙方衝突終於在政府於 1885 年仲裁合併後劃上句點,日本郵船(即是今日的日本郵船株式會社)因此成立。

超越船運

在長崎高島石炭場開採煤礦

在長崎高島石炭場開採煤礦

在海上商務競爭日趨激烈之際,三菱的業務也在陸上作多元發展。公司收購秋田吉岡銅山,以及長崎高島石炭場。1884 年,公司向政府租借長崎造船所,之後在此建造出日本第一艘國內生產的鋼鐵汽船。

三菱的業務在岩崎彌之助的專制領導下持續增長,並向多元業務發展。他收購更多礦場,以便為三菱和在日本發展中的企業提供資源,同時將公司名稱中的「汽船」一詞刪除。1890 年,他以大約相當於 1 百萬美元的價格,買下位於皇居旁的 80 英畝沼澤濕地。此舉在當時看來相當荒謬,但他當時投資的這塊地皮,現時的市值已高達幾十億美元。

現代化管理

1895 年左右的明治生命保險會社和東京海上保險會社

1895 年左右的明治生命保險會社和東京海上保險會社

1893 年,彌太郎之子久彌繼承董事長一職。於賓夕凡尼亞大學畢業的岩崎久彌將三菱重新改組,以支援日益多元化的業務營運。他設立銀行業務、房地產、市場營銷和行政部門,以及原有的採礦及造船業務部門。

部分岩崎久彌的私人投資現今亦成為了三菱公司的一部分。他收購了神戶製紙株式會社,也就是今日的三菱製紙株式會社,亦為創立麒麟啤酒株式會社提供了支援。他的堂弟岩崎俊彌則創立旭硝子株式會社,是日本首間成功製造平板玻璃的公司。

1916 年,岩崎彌之助之子小彌太繼任岩崎久彌成為董事長。此後,三菱的管理進一步現代化。劍橋大學畢業的小彌太將各個部門合併,成為半自治的公司。他帶領三菱在機械、電氣設備和化學品等領域中領導業界。公司之後演變為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,專門開發汽車、飛機、坦克和巴士。此外,三菱電機亦成為了電機與家電製品的領袖。

家族以外

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製造的由摩打推動的三輪車

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製造的由摩打推動的三輪車

岩崎家族透過向核心控股公司公開提供股份,轉讓對三菱的部分控制權。第二次世界大戰將屆結束時,外部投資人已持有超過一半股權。

岩崎小彌太鼓勵經理和員工摒除戰爭期間橫掃日本的仇外心態。在仇外心態籠罩日本不久,他這樣提醒三菱的管理人員:「許多英國人和美國人都是我們的業務夥伴。他們都是我們的朋友,和我們一起負責專案,彼此也享有共同利益。當和平再次到來時,他們應該會再度成為我們的忠實好友」。

多元發展

東京中央的丸之內區—三菱大多數公司都設置於此

東京中央的丸之內區—三菱大多數公司都設置於此

戰爭結束後,同盟國佔領軍要求解散日本的大型產業集團。三菱總部於 1946 年 9 月 30 日解散,三菱的許多公司也分割為規模較小的企業,三菱的貿易分支亦分拆為 139 間公司。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變成三個分區公司。大多數三菱公司在同盟國軍隊的壓力之下,放棄三菱的名稱和標誌。

韓戰爆發後,同盟國的佔領政策轉為強調工業與經濟重整。某些三菱公司自行重組,而且大多再次採用三菱的名稱和標誌,但依然維持自治型態。公司以各自獨立的姿態所獲得的成就,遠超過單一組織所能達到的成果。與此同時,這些公司也以共同的歷史及企業文化為基礎,藉由共享社群意識而獲益。

文字及相片由三菱公共事務委員會提供。